美国真正的敌人,不是中国不是俄罗斯,基辛格:一旦开战就是毁灭
美国真正的敌人,不是中国不是俄罗斯,基辛格:一旦开战就是毁灭
2025-03-23 21:32:54



冷战之后,美国列出的对手主要有五个,一个是俄罗斯,一个是伊朗,一个是朝鲜,一个是古巴,还有一个是我们。其中,中俄是主要威胁,这已经成为美国两党建制派的共识。不过,美国战略家、前国务卿基辛格有不同看法。他认为,美国真正的敌人,不是中俄,而是日本。

这种观点在美国不是主流,不过值得深思。回顾历史,唯一跟美国爆发过直接战争的国家,不是中俄,而是日本,而且战争还是日本先挑起的。不知道,美国国内有多少人还记得那场代价惨重的战争,太平洋战争。

一 美日矛盾体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

1941年12月8日,日本率先行动,偷袭了美国珍珠港,挑起太平洋海战。很多人把这场战争放在反法西斯战争框架下理解,认为是日本担心美国参战攻打自己而选择先下手为强。这里有两个疑问,一是日本有什么依据,认为美国一定会派兵攻击它,二是美国参战除了打击日本军国主义,还有什么隐秘动机。

如果从两个帝国殖民扩张的角度看,就会发现这场战争的必然性。实际上,在战争爆发之前,列宁就曾预言,美日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。他早就看透了帝国主义扩张的侵略性和贪婪本性。

如果我们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起点,把美日扩张轨迹梳理一下,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矛盾伴随着双方殖民扩张不断深化。赢得甲午海战之后,日本越发猖狂,制定了先吞并朝鲜再占领中国的向西扩张计划。另一边的美国,赢得美西战争后,占领了夏威夷、菲律宾,又以“门户开放”由头进入中国,跟列强抢夺势力范围。

列强在侵略扩张的过程中,因为分赃不均引发矛盾冲突,甚至爆发战争,屡见不鲜。尤其是当时野心膨胀的日本,成了列强针对的对象。仅在我国领土上,列强就上演了英法沙俄三国“干涉还辽”以及日俄战争等利益争夺戏码。不过,沙俄的战败反而让日本更嚣张了。

后入场的美国看日本上蹿下跳,也是碍眼的很,因为他正寻找势力范围,难免跟日本“撞车”。很快,日本就上了美国假想敌名单,同在这份名单上的,还有英法等国。美日关系迅速降温,美国也成了日本眼里仅次于沙俄的二号敌人。

不过,在一战前,美国限于自身实力,无法限制有地缘优势的日本在中国的扩张,所以只能签协定进行温和的限制。一战给了美国机会,它通过军火生意成为债权国,经济实力跃升世界第一,而欧洲列强受战争拖累,实力大幅度衰退。此时,美国开始为称霸世界做布局,为了打开海外市场,它需要打破原有的列强瓜分格局。

1921年,美英国日意等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,作为主场,美国收获颇丰。它用《四国公约》破了英日同盟,用《五国海军协定》实现跟英国平起平坐,用《九国公约》落实“门户开放”,迫使日本放弃在中国山东的权益,为它迅速进入中国抢夺势力范围做了铺垫。

这次会议让日本在华扩张受到非常大的限制,因此它非常不满,而美国对日本在华活动一直非常警惕。两国都想独吞中国,因此虽然表面上有时会达成妥协,但掩盖不住他们在根本战略目标上的冲突。

1931年之后,日本加紧侵华步伐,使得美日矛盾不断激化。

二 美日海权争夺

在美国看来,它提出“门户开放”、“机会均等”,是基于实力说话,不过,日本并不服气。它虽然在外交上表现出低姿态,但私下里已经把美国视为头号假想敌了。1923年,日本在制定的《帝国国防方针》中,明确指出美日战争的必然趋势。此后,日本海军就以此为出发点开始扩军备战。

美国真正的敌人,不是中国不是俄罗斯,基辛格:一旦开战就是毁灭

之前签的《五国海军协定》规定,美、英、日、法、意五国主力舰和巡洋舰的吨位比例是5:5:3:1.75:1.75,但并没有对辅助舰比例做说明。随后,美日就展开辅助舰军备竞赛。

1924年,美国制定计划,要打造8艘万吨级巡洋舰,并在两年内实现巡洋舰总数达到40艘,各型舰艇总吨位达到百万吨。另一边,日本的辅助舰扩军计划也不示弱:争取主力舰达31.5万吨、航空母舰8.1万吨,各型舰艇总吨位也将达到百万吨。

美国见状又谋划着实行海军军控,先是组织召开日内瓦海军会议,提出辅助舰的比例标准,沿用主力舰和巡洋舰的吨位比例。日本对此表示反对,转而提出日美万吨级的重型巡洋舰比例是10:7。美国对此直接绝。美国代表直言不讳地说,美方不会在西太平洋让日本占优势。由于美日都不让步,此次会议什么共识都没达成。

之后,美英法日意等国又在伦敦召开了国际裁军会议,主要议题就是海军军控。经过一番激烈争论,日本勉强接受了一个折中方案,这就是伦敦海军公约。签署这个公约,更像是日本缓兵之计。此时的日本,已经打定主意在亚洲推行“门罗主义”,把美国挤出东亚,实现一家独大。

进入1930年代,日本开始肆无忌惮侵华,制造“九一八”事变,还谋划着建立所谓的“大东亚帝国”。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看,日本当时有个三步计划,一是逐步控制中国东北、内外蒙古,二是以中国北方为基地,控制整个中国,三是把欧美列强排挤出去,独占东北亚。

而美国面对日本侵华的疯狂行径,一度采取绥靖政策,一边口头谴责,一边跟日本的生意照做。据统计,美国对日贸易占总对外贸易的30%,它供应日本90%的能源、70%的军需品。

不过,美国的绥靖,不但没有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见好就收,反而更加明目张胆挑战华盛顿会议和伦敦会议共识。

1935年之后,日本先后废除《五国海军协定》、退出伦敦海军公约,正式升级与美军的海军军备竞赛。经过几年的备战,日本做出先发制人的决定,偷袭珍珠港,由此引发了太平洋海战。

如今美日是同盟关系,但美国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?如果这样想,那就是教训不够深刻。

三 日本强军背后的野心

二战后,美国占领日本,进行所谓的民主改造。日本不被允许拥有主动发动战争的权利和力量,海陆空军就地解散,只被允许配备一支非正规军性质的自卫队。

一开始,美国对日本的军事限制是很严格的,但随着我国的崛起,它逐渐调整对日关系,两国由主仆提升至同盟,军事上开始有限度的松绑。

近年来,随着美国霸权实力相对衰落,在应对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大趋势显得力不从心,日本开始在美国单边霸权体系里扮演重要角色。而日本右翼势力也借着美国的倚重,开始寻求军事正常化,各种动作不断。

首先是军费不断增加。自2021年以来,日本军费在GDP的占比已经超过1%,到2027年会超过2%。日本军费的增幅比经济增速还高。另一边,日本的经济并不乐观,债务负担高达GDP的260%,而且物价居高不下,民众生活负担加重。

这种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军费,势必要挤压民生支出。不仅如此,日本政府还打算通过加税来增加财政收入。这又是把压力给到民众。

其次,军费支出猛涨的背后是,野心勃勃的军购,包括采购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等大量进攻性武器。实际上,日本的自卫队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,海陆军三军齐备,大肆军购扩军。

再者,日本的军事活动日趋频繁。一是美日联合军演常态化。无论是综合性军演,还是单兵种演习,其频率、规模都有进一步提升。两国海空单兵联合演习多次在东海、南海举行,也是前所未有的。

二是除了美国,日本还同其他伙伴国举行联合军演。比如在“美日印澳”机制内,同印度、澳大利亚多次举行双边或三边联合演习;还同英法德等北约国家举行联合演习。

三是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多边联合军演。仅2022年一年,美国就组织了美日澳三边联合军演、美日韩澳加五国联合军演、美日印澳四国联合军演等各种类型的军事演习。

日本政府一味加大军事投入,花大力气搞军力建设妄图重温军事大国旧梦,已经引起亚洲国家和日本民众的担忧。要知道,日本政府现在的做法,是违背和平宪法意志的,也违背了日本民众的意愿。

对美国来说,它实力足够强大,脖子上系着锁链的日本甘心屈从它,要是它实力不断下降,要是锁链形同虚设,日本还会这样吗?如果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,海权大国野心复燃,太平洋战争不见得不会重现。对此,美国应该深思。

参考文献

环球网.周信:日本“扩军”大步狂奔,想干什么

刘树良.日本强军野心膨胀军演频度力度空前[J].世界知识,2022,(24):58-60.

胡德坤,刘潇湘.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[J].武汉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,2013,66(02):105-109+129.

杨晓杰.对太平洋战争爆发主要原因的再探析[J].军事历史研究,2000,(01):138-150.